颈椎共有7节,由椎体、椎弓及突起三部分组成,具有前凸的生理曲度,易受影响发生病变,可压迫椎动脉或刺激交感神经,产生“颈性眩晕”或“椎动脉供血不足”,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
颈椎一共有7节。
颈椎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共有7块颈椎骨组成,除第1、第2颈椎形态有所差异外,其余颈椎与胸椎相似。每个颈椎都由椎体、椎弓及突起三部分组成。椎体在前,椎弓在后,两者环绕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连就构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纳其中。颈椎的椎体较小,呈椭圆形,上面的两侧有上关节凹,下面的两侧有下关节凹,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的嵴状突起,称为椎体钩。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的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又称“Luschka关节”。如椎体钩过度增生肥大,可使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产生相应症状,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从侧方观察颈椎,可见它具有前凸的弧度。这一向前的弧形凸起,在医学上称为颈椎的生理曲度。在胚胎时期,颈椎的这种前凸是随着胎儿的发育逐渐形成的。如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如坐姿不良、枕头过高或过低、颈部外伤、感受风寒等,均可导致颈椎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甚至变直或反张。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可压迫椎动脉或刺激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痉挛、颈部软组织紧张或炎症等,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称为“颈性眩晕”或“椎动脉供血不足”。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保护颈椎,如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选择合适的枕头、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等。如果出现颈部疼痛、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之,颈椎是人体非常重要的部位,我们应该重视对它的保护。了解颈椎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正确的保护方法,对于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和缓解颈椎病的症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