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型药疹是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主要症状有皮肤风团、红斑,口腔、胃肠道黏膜症状,发热、寒战、淋巴结肿大等系统性症状,严重者可累及多系统。
荨麻疹型药疹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外用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以下是荨麻疹型药疹的主要症状:
1.皮肤症状:
风团:为局限性水肿性皮肤隆起,皮肤表面凹凸不平,呈橘皮样外观,颜色可为红色、淡红色或苍白色,通常会在数小时内消退,但可此起彼伏,不断发生新的皮疹。
红斑:风团消退后可出现红斑,可伴有瘙痒。
2.黏膜症状:
口腔:口腔黏膜受累可出现红斑、水疱、糜烂、疼痛等症状。
胃肠道:胃肠道黏膜受累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3.系统性症状:
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
寒战:可有寒战、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淋巴结肿大。
内脏损害:严重者可累及肝、肾、心、脑等重要脏器,出现肝功能异常、肾功能衰竭、心肌损害、意识障碍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荨麻疹型药疹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仅有皮肤症状,重者可出现多系统损害。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荨麻疹型药疹,应立即停止使用可疑药物,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及支持治疗等。
此外,特殊人群在使用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这些人群的身体状况和代谢功能可能与成年人不同,因此在使用药物时需要谨慎。如果需要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同时,应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