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渊、列缺、尺泽、肺俞、中府等治疗干咳咽痒的穴位,以及按摩这些穴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穴位按摩可辅助治疗,但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孕妇、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应谨慎按摩。
根据干咳咽痒的止咳穴位,以下是一篇严肃医疗原创精编的
中医认为,干咳咽痒多与肺经有关。以下是几个常用于止咳的穴位:
1.太渊穴:位于手腕掌侧,桡动脉搏动处。按摩太渊穴可止咳化痰,通调血脉。
2.列缺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列缺穴是肺经的络穴,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止咳平喘的功效。
3.尺泽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按摩尺泽穴可清热和中,润肺降逆。
4.肺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俞穴是肺的背俞穴,可调节肺脏功能,常用于治疗肺系疾病。
5.中府穴: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处。中府穴为肺之募穴,可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
按摩这些穴位时,可采用点按、揉按、掐按等方法,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此外,还可以配合艾灸、拔罐等方法,以增强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按摩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如果干咳咽痒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按摩穴位时,应注意保持手部清洁,避免感染。孕妇、儿童及年老体弱者,按摩时应谨慎,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关键信息:太渊、列缺、尺泽、肺俞、中府等穴位,可用于治疗干咳咽痒。按摩穴位可辅助治疗,但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按摩时需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孕妇、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应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