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心衰的病因,可将心衰分为原发性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心律失常、感染、其他等五类,其中其他包括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药物、妊娠及分娩等。
1.原发性心肌损害:
心肌疾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
心肌梗死:如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
心肌炎:如感染性心肌炎、免疫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等。
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肌病、维生素B1缺乏性心肌病等。
2.心脏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过重: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等。
容量负荷过重:如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3.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
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4.感染:
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如链球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等。
5.其他:
过度劳累:如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等。
情绪激动:如大喜、大怒、大悲等。
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
妊娠、分娩: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心肌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心衰的病因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心衰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休息、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