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其症状和治疗方法如下:
1.症状:
急性:起病急,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并出现水疱或大疱,疱壁紧张、内容物澄清,水疱破后形成糜烂面,随后干燥、结痂。自觉瘙痒或灼痛。去除病因后,经适当治疗约1~2周痊愈,但如再接触致敏原可再发作,反复接触,反复发作。
亚急性:急性炎症减轻后,仍有剧烈瘙痒,皮损以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可见少量丘疱疹,水疱及糜烂。
慢性: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转化而来,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加深、干燥,苔藓样变,可伴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皮损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境界清楚,边缘清楚。
2.治疗方法:
去除病因:尽可能寻找病因,隔绝致敏原,避免再刺激。去除病灶,治疗全身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病、糖尿病、精神神经异常、小腿静脉曲张等。
内用疗法:选用抗组胺类药物止痒,必要时两种配合或交替使用。泛发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可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
外用疗法:根据皮损情况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急性湿疹局部生理盐水、3%硼酸或1:2000~1:10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湿敷,炉甘石洗剂收敛、保护。亚急性、慢性湿疹应用合适的糖皮质激素霜剂、焦油类制剂或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软膏。继发感染者加抗生素制剂。
需要注意的是,接触性皮炎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严重者需及时就医。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等,治疗时需更加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