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主要危害包括骨折风险增加、疼痛、活动受限、身体畸形、生活质量下降、心理问题、医疗费用增加和死亡率增加。
1.骨折风险增加
骨质疏松会使骨骼变薄、变弱,容易发生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脊柱、髋部和手腕等。轻微的外力或日常活动都可能导致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疼痛和活动受限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能导致疼痛和肿胀,尤其是在骨折部位。长期的疼痛会限制活动能力,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和运动。
3.身体畸形
严重的骨质疏松可能导致脊柱弯曲、身高缩短等身体畸形。这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对心肺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4.生活质量下降
骨折和疼痛会使患者难以进行日常活动,增加跌倒的风险,进而导致更多的健康问题。长期卧床还可能引发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5.心理问题
骨质疏松患者可能会因为身体的变化、活动受限和对未来健康的担忧而产生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6.医疗费用增加
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治疗和康复费用较高,长期的医疗护理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7.死亡率增加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后,死亡率明显高于普通人。骨折后长期卧床还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进一步增加死亡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老年人,一些特定人群如绝经后的女性、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的患者、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等,也容易患上骨质疏松或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因此,对于这些人群,应该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摄入足够的营养、适当的运动、预防跌倒等。如果已经被诊断为骨质疏松,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等,以降低骨折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