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高危因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关键信息包括:高危因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标准。
1.存在引起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如长期卧床、手术、创伤、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等。
2.临床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但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3.实验室检查:
血气分析:可出现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部分患者可有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
血浆D-二聚体:升高提示体内有血栓形成,但特异性不高。
其他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可帮助诊断。
4.影像学检查:
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但为有创检查。
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帮助诊断。
胸部CT:可发现肺动脉内的栓子,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5.确诊依据:如果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而上述检查不能确诊,可考虑行肺动脉造影或其他有创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肺栓塞的诊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高危因素、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等,进行全面评估。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肺炎、胸膜炎、心肌梗死等。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卧床、手术、恶性肿瘤患者等,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