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可引起全身血管炎,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未经治疗的川崎病约25%~30%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常见冠状动脉扩张,严重者出现冠状动脉瘤、狭窄或闭塞,甚至心肌梗死。其主要后遗症包括:
1.冠状动脉瘤
冠状动脉扩张是川崎病最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多发生于病程2~3周,但也可于疾病恢复期出现。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与年龄、发热时间、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等因素有关。冠状动脉瘤多为单发,少数可多发,直径一般小于8mm。大多数冠状动脉瘤可于1~2年内自行消退,但也有部分可逐渐发展为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2.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
冠状动脉瘤若不及时治疗,可逐渐纤维化、钙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可引起心肌缺血、梗死,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3.心律失常
川崎病可累及心脏传导系统,导致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可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4.扩张性心肌病
部分川崎病患儿可出现心肌纤维化、心室扩张,导致扩张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可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5.其他
川崎病还可累及其他心血管部位,如主动脉、肺动脉等,导致相应的并发症。
总之,川崎病的心血管后遗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早期诊断和治疗川崎病对于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对于川崎病患儿,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血管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