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尿道内、尿道外暴力,医源性损伤,其他原因(化学性、放射性损伤)等,可出现尿道出血、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尿道内暴力:
器械检查:进行尿道探子、金属尿道扩张器检查或经尿道施行其他治疗时,操作不当可致尿道损伤。
经尿道操作:如经尿道膀胱颈电切、前列腺电切等手术,可引起尿道括约肌损伤,导致尿道狭窄。
异物损伤:尿道内放置异物,如导尿管、金属探子等,时间过长或操作不当可导致尿道黏膜损伤。
2.尿道外暴力:
外来直接暴力:会阴部骑跨伤时,将尿道压在硬物上,可引起尿道球部损伤。
骨盆骨折:骨盆骨折时,骨折断端可刺伤或撕裂尿道,引起尿道损伤,多为膜部尿道损伤。
3.医源性损伤:
手术损伤:如施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可导致尿道括约肌损伤,引起尿失禁。
放疗损伤:前列腺癌放疗可导致尿道狭窄。
4.其他:
化学性损伤:尿道内灌注化疗药物浓度过高、时间过长,可导致尿道化学性炎症,甚至尿道狭窄。
放射性损伤:会阴部、骨盆区的放射性治疗可导致尿道狭窄。
尿道损伤后,患者可出现尿道出血、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对于尿道损伤的治疗,应根据损伤的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尿道,避免尿道受到损伤。如有尿道损伤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接受过尿道手术或放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尿道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尿道狭窄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