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对于按照国家规定流程及操作献血的健康人群通常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但对于高血压患者、贫血患者等特定人群而言献血则有危害,这些人群应避免献血。而献血对于符合国家献血规定的健康人群存在诸多好处,应积极参与献血。
一、献血的危害:
1.局部问题:献血后若对针孔处卫生不注意,或按压不恰当导致血液外渗较多,可能出现局部皮肤淤青,甚至肿胀、疼痛,还有引发静脉炎的可能,不过多数情况下可自行恢复,必要时可进行热敷,或用硫酸镁湿敷来消肿。2.身体不适:如果是体弱人群或在经期时献血,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悸、出冷汗、黑蒙等贫血表现,但经过一段时间自身造血代偿后会缓解症状。献血前一般会有严格筛选,且会提醒献血者避免经期献血,所以这种危害发生的几率较小。3.特定患者风险: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不适宜献血,因为这些患者在献血时更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4.血液疾病患者:如血小板计数降低的患者,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不适合献血。二、献血的好处:
1.对心脑血管系统有益: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和体力活动减少,血稠患者增多。血液粘稠会导致脂肪在血管壁层层附着,最终形成动脉硬化,使血管弹性降低,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经常献血可减少体内部分粘稠血液,配合正常饮水补充血容量,血液能自然稀释,血脂也会降低。血液粘度降低后,血流速度加快,供氧量增加,人会感觉轻松、头脑清醒,能有效减少动脉硬化、血栓形成、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2.预防和缓解高粘血症:献血可显著降低血液粘度,加快血液流速,增加脑血流量,从而达到缓解和预防高粘血症的目的。此外,男性献血可降低癌症发病率,定期献血还能改善心理健康。综上所述,献血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献血后的针孔血液外渗及可能引发的炎症等局部表现,对于体弱、患有高血压、贫血等疾病的人群存在一定风险,但这类人群一般在献血前经筛查可排除。而献血对健康人群有保护心脑血管系统、预防和缓解高粘血症等好处。
尾段总结:献血对健康人群和特定人群的影响不同,要正确认识献血的利弊,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献血,同时也要注意相关的风险和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