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分为轻症、中度重症和重症三种类型,各类型症状、检查、治疗各异,重症死亡率高,预防是关键。
1.轻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通常在暴饮暴食或酗酒后发作。
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部分患者可有白细胞升高和血糖升高等。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或CT可发现胰腺水肿,但无胰腺坏死的证据。
治疗方法: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止痛等支持治疗,通常预后良好。
2.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症状:除了轻症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发热、黄疸、腹膜炎等。
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更为明显,可有血钙降低、血糖升高等。
影像学检查: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胰周有渗出。
治疗方法:除了支持治疗外,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及抑制胰腺分泌等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症状:病情危重,常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等。
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显著升高,可有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
影像学检查:胰腺坏死范围广泛,伴有胰周脓肿或假性囊肿形成。
治疗方法:综合治疗包括液体复苏、器官功能支持、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等。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和引流脓肿。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较高,需要密切监测和积极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病情可能会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变化。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胆石症患者、酗酒者等,应积极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