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遗泄的现象,有生理性与病理性的不同。中医将精液自遗现象称遗精或失精。有梦而遗者名为“梦遗”,无梦而遗,甚至清醒时精液自行滑出者为“滑精”。
原因:
生理因素:
精满则溢:男子睾丸不断产生精子,精囊和前列腺等也不断分泌精浆,当精液在体内不断积蓄达到一定数量,就会排出体外,这就是遗精的生理原因。
性刺激:包括与性相关的视觉、听觉、思维、想象等,这些刺激会导致大脑皮层兴奋,进而引起遗精。
疲劳:过度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使身体疲惫,大脑皮质下中枢活动加强,也会导致遗精。
生活习惯:长期穿着紧身内裤、睡眠时被褥过暖、睡前玩弄性器官等,也会诱发遗精。
病理因素:
包茎、包皮过长:这类疾病会使龟头长期被包裹,敏感度较高,容易受到刺激,从而导致遗精。
前列腺炎:前列腺发生炎症时,会刺激前列腺分泌前列腺液,而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前列腺炎可能导致遗精。
精囊炎:精囊与前列腺相邻,炎症时会引起精囊充血,导致遗精。
其他:尿道炎、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也可能导致遗精。
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休息。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生殖器清洁。
病因治疗:如果遗精是由于包茎、包皮过长、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疾病引起的,需要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药物治疗:如果遗精症状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如镇静剂、抗抑郁药等,来缓解症状。
心理治疗:对于一些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遗精,如焦虑、紧张等,可以进行心理治疗,如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
预防: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生殖器清洁。
避免过度性刺激:避免观看色情书籍、电影等,避免过度手淫或性生活。
积极治疗疾病:如果患有包茎、包皮过长、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疾病,应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以免加重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遗精症状严重,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阳痿、早泄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过于紧张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