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后遗症是中耳黏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亦为一重要原因。通常中耳炎后遗症分为三种类型,具体分析:
1.耳部反复流脓
是本病的主要常见症状。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2.听力下降
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此种耳聋,多与病性的进展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一般为传导性聋。
3.耳鸣
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患者由于耳部传音机构发育不完善、不完善,加之咽鼓管短、宽、平直、位置低等特点,一旦发生感染,更容易引起中耳化脓、积液,从而导致传导性耳聋和面瘫的发生。因此,当儿童出现耳部不适时,家长应予以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