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且中下段直肠癌保肛困难。其危害主要有肠梗阻、腹部肿块、排便习惯改变、便血、全身症状及转移症状等。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时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是手术的一个难题,也是手术方法上争论最多的一种疾病。直肠癌的危害有:
1.肠梗阻
直肠癌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出现肠梗阻的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
2.腹部肿块
直肠癌腹部肿块提示肿瘤已超出浆膜层,后环绕肠壁一周,腹部可触及质硬、结节状肿块。
3.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习惯改变是直肠癌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癌肿的刺激,病人可出现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最终可导致排便困难。
4.便血
是直肠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初期约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有便血,开始出血量少,见于粪便表面,合并感染后可表现为浓血便。
5.全身症状
直肠癌晚期由于长期慢性失血、肿瘤消耗等可导致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
6.转移症状
直肠癌晚期可以出现转移症状,如肝转移可出现肝大、黄疸、腹水等症状;肺转移可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骨转移可出现局部疼痛、病理性骨折等症状。
温馨提示
直肠癌对患者的危害较大,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