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稀水发烧可能与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过敏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1、病毒性肠炎
病毒性肠炎是由病毒侵犯肠黏膜引起,比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等,可出现拉稀水、发烧等症状。
病毒性肠炎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不需要采取抗病毒治疗。病情较轻微时,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注意休息以及多喝水等方式进行改善。腹泻较严重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小檗碱、洛哌丁胺等药物进行治疗,起到止泻的作用。体温高于38.5℃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小儿退热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起到退热的作用。
2、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比如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大肠杆菌等,可导致拉肚子、发烧等。
家长应督促小孩多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同时还需要注意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以减轻肠道负担,有助于缓解病情。症状较严重时,可以遵医嘱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克肟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
3、过敏
部分过敏体质宝宝还可能对某种事物过敏,比如牛奶、鸡蛋等,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出现大便稀、体温升高等症状。
家长应尽快寻找过敏原,并避免宝宝接触,有助于控制和缓解病情。过敏反应较严重时,可以遵医嘱酌情使用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氯苯那敏等抗组胺药进行治疗,起到抗过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