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定量测定是指检查血液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检查数值偏低一般无意义,但若数值增高,可能是生理性偏高,也可能是病理性偏高,如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
一、生理性偏高
C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标志物,具有激活补体、清除损伤、坏死组织和外来病原体的作用,是人体天然免疫屏障中的重要角色,其正常值为0.068-8.2mg/L,若检测结果大于8.2mg/L,则为异常表现,其中妊娠期的妇女可能会出现生理性偏高的情况,此时一般不具有临床意义,若指标状态稳定,并逐渐恢复正常时,一般无需进行特殊治疗。
二、病理性偏高
1.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是由肝细胞合成的,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肝细胞会大量合成C反应蛋白并释放入血,C反应蛋白指标会因此出现显著升高的情况,若是病毒感染,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一般不大。
2.心血管疾病患者若患有局部缺血和心肌梗死时,C反应蛋白也会出现升高的情况,可通过C反应蛋白水平预兆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发作,多数患者可在一至两周内逐渐恢复正常。
3.恶性肿瘤患者若患有肺癌、胃癌、肝癌等恶性肿瘤时,可能会因为肿瘤破坏人体正常组织,而导致机体免疫机制启动,并使C反应蛋白水平急剧上升。
患者通过单一的C反应蛋白定量测定,一般不能诊断某一疾病,还应完善心电图、心肌酶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血常规检查等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生活中患者应规律三餐,避免暴饮暴食,还应少吃重油重盐、辛辣荤腥的食物,避免加重机体负担,影响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