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度通常是指36℃,体温低于36℃一直出汗可能是由于环境影响、低血压、低血糖等原因导致,应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1.环境影响
若是患者由于生活或工作需要,长期处于较低温的环境,并未做好保暖措施时,会导致体表温度异常降低。
建议尽早远离寒冷的环境,并根据季节温度适当添减衣物,防止发生风寒感冒。平时可以多锻炼,能够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有利于增强体质并维持体温合理性。
2.低血压
血压能够维持机体平衡,当血压偏低时,会导致身体多个器官处于灌注不足的状态,此时交感神经便会被激活并释放大量活性物质,因此会引起怕冷、发汗。
平时应多吃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血压偏低的情况。还应做好自身血压监测,若是血压持续偏低,应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倍他米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等药物缓解。
3.低血糖
机体血糖降低后,交感神经兴奋性会逐渐升高,由于体内能量供应不足,大脑、心脏等部位的供氧便会下降,此时患者可有怕冷、心慌乏力、出虚汗等表现。
日常可以适当补充含糖高的食物,必要时应按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胶囊、阿替洛尔片、卡维地洛片等药物帮助升高血糖水平。
此外,若是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体内激素水平的分泌相对较低,此时基础代谢率也会明显下降,机体的新陈代谢便会减慢并出现体温偏低、怕冷、出汗。
日常应多吃富含碘的食物,比如海带、紫菜等,有助于改善不适。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补充甲状腺激素。若是体温持续较低,应及时就医检查,防止发生晕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