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大便不通一般与粪石堵塞、肠息肉、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因素有关,具体如下:
1、粪石堵塞
老人的胃肠道蠕动速度较慢,摄入的食物无法被及时消化和吸收,可能堆积在局部,形成粪石。随着时间的延长,可能会发生堵塞,引起大便不通。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可以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饮食调理效果不佳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影响生活质量。
2、肠息肉
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可造成肠腔堵塞,阻碍大便通过,造成老人大便不通。本病预后良好,经手术切除后通常可以痊愈,但是存在一定的复发几率,所以平时还需定期复查。
3、肠系膜动脉栓塞
大部分老人本身存在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例如风湿性心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此类疾病都可能增加肠系膜发生动脉栓塞的几率,导致肠系膜动脉供血突然中断,使局部发生急性缺血性坏死,且引起狭窄性肠梗阻,从而出现大便不通的现象。建议患者尽快诊治,改善病情。若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肠组织缺血,引起肠坏死、肠穿孔等情况。
老人小便不通常考虑和尿道损伤、尿道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因素有关,具体如下:
1、尿道损伤
尿道损伤分为外伤性和医源性,如果老人的尿道受到外力的撞击,或者检查、手术过程中意外损伤尿道,都可能导致小便不通。患者应及时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使治疗难度增大。平时应保持尿道部位清洁,勤换洗内裤,以免继发感染。
2、尿道结石
尿道结石主要和高草酸盐饮食、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等因素有关,当尿道结石体积较大时,可造成尿道梗阻,引起老人小便不通。本病预后良好,多数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可以痊愈,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3、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高发人群为50岁以上的男性,病因包括慢性炎症刺激、前列腺间质腺上皮相互作用、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等。如果老人患有前列腺增生,则会出现排尿等待、排尿困难等症状,表现为小便不通。患者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并积极治疗,以免出现尿路感染、腹股沟疝等并发症。
除了上述原因,老人大便不通还可能和结肠癌、直肠癌等疾病有关,而老人小便不通还可能是肾癌、输尿管癌等疾病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