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一般是指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病因包括身体状况、肠系膜上动脉的解剖变异或改变、十二指肠病变、手术等。
1、身体状况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是由十二指肠水平部受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压迫而引起的急、慢性肠梗阻,临床上常见于瘦长体型的病人。对于精神或神经不稳定者,也容易诱发该疾病。
2、肠系膜上动脉的解剖变异或改变
人体的十二指肠横段和上升段会横行跨过腹主动脉,而肠系膜上动脉会与腹主动脉形成一锐角,且进入小肠系膜前会跨过十二指肠横段或上升段,因此十二指肠横段或上升段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所形成的锐角间隙内,正常的锐角角度应该在40度-60度之间。如果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角度过小,肠系膜上动脉会将十二指肠横段和上升段压迫于椎体或腹主动脉上,进而造成肠腔狭窄和梗阻,可导致发病。
3、十二指肠病变
如果十二指肠周围存在炎症反应或者是粘连的情况,会引起肠系膜上动脉根部附近的淋巴结肿大,患者会存在严重营养不良以及身体消瘦的情况,此时会使胃肠下垂,并牵拉肠系膜上动脉,一旦造成十二指肠扭曲、受压,会形成梗阻情况,即可诱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4、手术
常见于食管癌手术,术后因瘢痕收缩使胃、十二指肠被牵拉上移,进而导致肠系膜上动脉开口位置下移,会使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夹角变小,容易引起完全或不完全性肠梗阻。其次脊柱前突及严重的腰背畸形矫正术后,也会造成夹角变小,从而引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除上述原因,恶性肿瘤也可引起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治,避免病情加重影响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