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没有直接说明大气污染最容易引起的疾病。大气污染容易引起结膜炎、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疾病,详情如下:
1、结膜炎
空气中的污染物刺激眼部,会破坏眼表的微环境,导致结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多,容易出现眼睛发红、发痒、干涩、疼痛等症状。
2、肺炎
大气中的有害颗粒物、细菌、病毒等可随呼吸进入肺部,导致肺部炎症。这些污染物会破坏肺部的防御机制,使肺部易受感染。
3、支气管哮喘
大气中的污染物,如花粉、尘螨、二氧化硫等,可作为过敏原或刺激物诱发支气管哮喘。这些物质会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进而引发哮喘发作。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暴露于大气污染中,尤其是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可损伤气道和肺泡,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些污染物会引起气道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壁增厚、管腔狭窄,进而引起气流受限。
5、肺癌
大气中的苯并芘、石棉纤维等有害物质被吸入肺部后,长期积累可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这些物质会损伤肺细胞DNA,导致细胞癌变。
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处于大气污染的环境中,并定期到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