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1型糖尿病通常是由于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多发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则主要与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相关,是最为常见的类型,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妊娠糖尿病是在妊娠期间发生的血糖异常。
长期高血糖可对身体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对心血管系统,可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对肾脏,可引起糖尿病肾病,甚至导致肾衰竭;对眼睛,会诱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致失明;对神经系统,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等。
诊断糖尿病通常依据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如果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再结合血糖值超标,即可诊断。对于无症状者,则需要多次检测来明确。
糖尿病的治疗包括多个方面,首先是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饮食上要注意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药物治疗根据糖尿病类型和病情选择,包括胰岛素、二甲双胍等。同时,患者要定期监测血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还需要加强糖尿病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方法。
对于一般人群,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肥胖,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肥胖者、有高血压等代谢异常者,更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积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