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癣是指发生于腹股沟、会阴部、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
股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感染引起。这些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而腹股沟等部位容易出汗且相对封闭,为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股癣初起时多为边缘清晰、稍微隆起的红斑,随后红斑逐渐扩大,上面可有鳞屑,自觉瘙痒明显。搔抓后可能会出现糜烂、渗液等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皮损可能会逐渐向周围蔓延,甚至累及阴阜、下腹部等部位。
医生通常会根据典型的皮损表现、发病部位以及真菌学检查来明确诊断。真菌学检查包括直接镜检发现菌丝或孢子,或真菌培养阳性等。
治疗措施主要是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外用药物,应坚持使用足够的疗程,以彻底杀灭真菌。对于皮损广泛或外用药物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同时,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自身传染。
日常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尤其是内衣裤要保持清洁干爽。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物品。积极治疗自身的手足癣等癣病,以减少传染的风险。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如久坐、穿紧身不透气的衣物等。如果已经患有股癣,应避免搔抓,同时要对衣物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