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恶露中出现血块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恶露排出不畅、部分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等,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子宫收缩
产后子宫需要通过不断收缩来恢复正常大小,在收缩过程中可能会将宫腔内的积血等排出,形成血块。这是子宫复旧过程中的正常表现,通常血块较小,且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减少,无需特殊处理。
2、恶露排出不畅
如果产妇长时间卧床,可能会导致恶露在宫腔内积聚,容易形成较大血块。此时应适当活动,以促进恶露排出,避免血块积聚。
3、部分胎盘胎膜残留
如果分娩时有部分胎盘、胎膜残留于宫腔内,可能会影响子宫收缩和恶露排出,导致血块增多、出血持续时间延长等异常情况。这需要及时就医,通过超声等检查明确,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可能包括清宫等。
4、子宫复旧不良
子宫收缩乏力、感染等因素可能导致子宫复旧不良,使恶露持续时间延长且伴有血块,甚至可能出现出血增多等情况。此时应遵医嘱使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以便改善不适。
如果血块较大、持续不消失、出血增多或伴有腹痛、发热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以便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确保产妇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