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平常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定期就医、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调整、避免诱因、自我监测、心理调适、定期复诊等。
1.定期就医
室性早搏患者应定期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心脏功能的变化。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或给予一些建议,如调整生活方式、饮食等。
2.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控制室性早搏非常重要。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紧张、情绪激动等,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限酒,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3.饮食调整
饮食应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虾、蛋、奶等。限制盐的摄入,避免食用腌制、熏制食品,如咸肉、熏肉等。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过饥过饱。
4.避免诱因
室性早搏的发生可能与某些因素有关,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咖啡因摄入、电解质紊乱等。患者应尽量避免这些诱因。某些药物可能会加重室性早搏,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抑郁药物等,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5.自我监测
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自我监测,如测量脉搏、记录早搏的发生情况等。如果出现早搏增多、心悸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6.心理调适
室性早搏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焦虑、紧张等情绪,长期的不良情绪可能会加重心律失常。患者应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7.定期复诊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