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包括骨密度测量、骨折风险评估、临床症状等。
1.骨密度测量
骨密度测量是诊断骨质疏松的关键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双能X线吸收法(DXA)、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等。医生会将受检者的骨密度与同龄人或同性别健康人的骨密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存在骨质疏松。
2.骨折风险评估
除了骨密度检查,医生还会考虑患者的骨折风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家族史、体重、身高、吸烟史、脆性骨折史等。这些因素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评估骨质疏松的程度和骨折的风险。
3.临床症状
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与骨质疏松相关的症状,如疼痛、脊柱变形、身高缩短等。然而,这些症状并不特异,也可能与其他骨骼疾病或健康问题有关。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其他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骨代谢标志物检测等,以帮助了解骨代谢情况和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