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疾病。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的形成主要与皮脂腺导管阻塞有关。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无法正常排出,逐渐积聚形成囊肿。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局部皮肤损伤等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通常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的圆形肿物,质地中等,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但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这些囊肿可分布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如头面部、颈部、躯干、四肢等。
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进行诊断。医生会仔细观察囊肿的形态、大小、位置等特征,并询问病史。有时可能需要进行超声检查等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和排除其他疾病。
较小且无症状的皮脂腺囊肿可先观察,无需特殊治疗。如果囊肿较大、影响美观或出现反复感染等情况,则需要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激光治疗等。手术切除是较为彻底的方法,但可能会留下手术瘢痕。激光治疗相对创伤较小,但可能存在复发风险。
建议患者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油腻和堵塞毛孔,有助于预防皮脂腺囊肿的形成。同时,避免搔抓、挤压皮肤,以免引起皮肤损伤和感染。对于有遗传倾向的人群,定期进行皮肤检查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