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携角是肘关节伸直位,前臂完全旋后时,前臂与上臂之间形成的外翻角。当肘关节完全伸直且前臂处于中立位时,上臂与前臂之间的轴线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形成一个向外开放的钝角。这个角度的范围大约在165°到170°之间,其补角(即180°减去提携角的实际度数)通常被称为提携角的度数。
提携角的测量通常在X线正位片上进行,通过绘制肱骨纵轴线和尺骨纵轴线,在肘关节的相交处形成的角度即为提携角。提携角的大小因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男性提携角度数通常在5°到10°之间,女性提携角度数通常在10°到15°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提携角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数值,它在肘关节的屈伸活动中会发生变化,随着肘关节从伸直到屈曲,提携角会逐渐变小。而在临床上,提携角的异常变化常会提示肘关节的病理状态,比如提携角小于正常范围的情况(如小于5°或小于10°)称为肘内翻,主要和肱骨上髁骨折后的旋转变形或发育障碍相关;当提携角大于正常范围(如大于10°或大于15°),称为肘外翻,主要和肱骨外髁骨折后的发育障碍相关。
对于需要进行肘关节畸形矫正、假体置换等手术的患者,需要考虑提携角的保留,以确保术后肢体外形和肘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