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硬化是指冠状动脉壁上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变硬,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
1.斑块形成原因
主要由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血脂异常可使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内沉积,高血压损伤血管内皮,糖尿病导致血管病变,吸烟则会直接损害血管壁。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促进了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2.症状表现
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心绞痛,即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感到胸部压榨性疼痛。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出现剧烈持久的胸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3.危害
它显著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可引起心脏功能下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还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4.诊断方法
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心电图可发现心脏电活动异常,心脏超声能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
5.治疗措施
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同时,针对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进行积极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有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血管扩张剂等。严重的冠状动脉硬化可能需要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总之,冠状动脉硬化是一种严重威胁心脏健康的疾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来预防其进展和不良后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