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确诊依据包括明确病因、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后排除其他疾病。
1.明确的病因
了解患者是否服用了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某些抗肿瘤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或是否有严重的创伤、大手术、精神紧张等情况。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引发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2.临床表现
患者常出现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呕血、黑便等症状。出血量多者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贫血症状。
3.胃镜检查
这是确诊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关键检查方法。胃镜下可见胃黏膜多发性糜烂、出血灶,有时可见浅表溃疡。
4.其他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了解患者是否有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有消化道出血。
5.排除其他疾病
需要排除胃溃疡、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其他可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胃镜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对于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止血、抑酸等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应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预防复发。
此外,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及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进行输血等支持治疗,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休息,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总之,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确诊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如果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