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细胞性贫血一般是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素所致,需针对具体原因规范处理。
1.缺铁性贫血
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红细胞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铁含量低会影响血红素合成,从而影响红细胞的产生。
通过增加体内铁含量来纠正缺铁性贫血。常用口服补铁制剂如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等。
2.巨幼细胞性贫血
由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DNA合成障碍所致。这些物质参与红细胞的DNA合成过程,缺乏叶酸和/或维生素B12会导致DNA合成受阻,进而影响红细胞的成熟和分裂。
通常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维生素B12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2注射液等。可通过口服叶酸片、多维元素片等补充叶酸
3.再生障碍性贫血
由多种因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组综合症。其特征为全血细胞减少、炎症感染和出血倾向。骨髓造血干细胞损伤或数量减少阻碍了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正常生成。
可遵医嘱使用环孢菌素A、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药物,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来恢复造血功能。针对严重贫血的患者,可通过输血来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