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眼角发痒可能由用眼过度、眼部卫生不良、眼部过敏、感染因素、干眼症等多种原因引起。
1.用眼过度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阅读、看电脑屏幕,会使眼肌紧张,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眼部神经,产生内眼角发痒的感觉。这种情况在青少年及长期伏案工作者中较为常见,适当休息、进行眼保健操可缓解症状。
2.眼部卫生不良
不注意眼部清洁,眼部分泌物堆积,滋生细菌,刺激内眼角皮肤和结膜,引起瘙痒。佩戴隐形眼镜者若清洁不当,镜片上的蛋白质沉淀也会刺激眼部,导致发痒。保持眼部清洁,定期更换隐形眼镜及护理液可预防此类情况。
3.眼部过敏
眼部接触花粉、尘螨、化妆品等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释放组胺等物质,引发过敏反应,导致内眼角发痒。春秋季节花粉浓度高,过敏性结膜炎发病率显著上升。患者常伴有眼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见乳头增生或滤泡形成。脱离过敏原并使用抗组胺滴眼液,如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依美斯汀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等,可缓解症状。
4.感染因素
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眼部,尤其是眦部睑缘炎,多由莫-阿双杆菌感染引起,常导致内眼角瘙痒、刺痛,伴有眦部皮肤充血、糜烂。沙眼衣原体感染累及内眦部结膜时,也会出现痒感,同时有异物感、流泪等症状,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相应抗生素治疗,如氧氟沙星眼膏、妥布霉素眼膏、盐酸金霉素眼膏。
5.干眼症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环境干燥等导致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泪膜稳定性下降,眼部神经末梢受刺激,引发内眼角痒感,同时伴有干涩、异物感、畏光等症状。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可辅助诊断,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可缓解症状。
如果内眼角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视力下降、眼部分泌物增多、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日常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用眼,注意眼部卫生。过敏体质者在过敏季节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佩戴防护眼镜。若对某些物质过敏,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以降低眼部不适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