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出血,可能与尿道炎、膀胱结石或尿道肉阜等疾病有关,可针对性给予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具体如下:
1、尿道炎
如果存在尿道炎,在炎症刺激下,尿道黏膜充血、水肿,严重者可发生糜烂,造成黏膜损伤,从而引起尿道出血的表现。
针对尿道炎,建议患者平时多饮水,增加尿量,以冲刷尿道中的细菌。其次,患者还需要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比如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可以选择青霉素、头孢曲松钠或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随着炎症消退,尿道出血的症状通常可逐渐改善。
2、膀胱结石
患有膀胱结石,当结石随尿液排出时,可能会划伤尿路黏膜,也可引起尿道出血的情况。
膀胱结石患者日常需要增加饮水量,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以促进结石的排出。其次,可以遵医嘱选择排石颗粒、肾石通颗粒、枸橼酸钾等药物,通过碱化尿液、溶解结石,来促进结石的排出。必要时可以通过经尿道取石术、冲击波碎石术等手术治疗,当结石排出或取出后,尿道出血的症状可逐渐缓解。
3、尿道肉阜
尿道肉阜是位于女性尿道口外的红色赘生物,主要与外阴慢性炎症刺激和雌激素下降有关,当其受到衣物摩擦后,容易发生损伤,从而引起尿道出血。
尿道肉阜患者需要注意外阴清洁卫生,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并选择宽松的衣物,以减少局部摩擦。对于老年女性而言,可遵医嘱选择含有己烯雌酚、雌二醇或尼尔雌醇的外用药物涂抹,以促进尿道肉阜的消退。
除以上原因外,泌尿系统肿瘤也可引起女性尿道出血。建议患者及时就诊检查,待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