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乳腺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结核菌血行传播引起,少数可由邻近结核病灶直接蔓延或经乳头逆行感染所致。其症状多表现为缓慢起病的乳腺肿块,常伴有轻微疼痛,乳头可有内陷、回缩或溢血,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治疗主要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物,必要时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卡介苗接种、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等。
1.病因:
乳腺结核主要由结核菌血行传播引起,多继发于肺或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少数可由邻近结核病灶直接蔓延或经乳头逆行感染所致。
2.症状:
乳腺结核多表现为缓慢起病的乳腺肿块,常伴有轻微疼痛,乳头可有内陷、回缩或溢血。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
3.诊断: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乳腺超声、X线、磁共振成像等)以及实验室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涂片及培养等)来确诊乳腺结核。
病理活检是诊断乳腺结核的金标准。
4.治疗:
治疗乳腺结核的关键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物。
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定期复查。
5.预防:
卡介苗接种是预防儿童肺结核的有效措施,对于青春期女性及成年女性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积极治疗肺部、肠道等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防止结核菌经血行传播至乳腺。
6.注意事项:
乳腺结核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切勿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
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及病情变化。
如有乳头溢液,应注意保持乳头清洁,避免感染。
治愈后应注意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其他问题。
总之,乳腺结核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