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烧后身上起红点,可能是幼儿急疹、麻疹、风疹、猩红热等疾病的表现,也可能是药物过敏或其他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1.幼儿急疹
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
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潜伏期一般为5~15天。
症状:突然高热,体温可达39~40℃,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同时或稍后出现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皮疹持续1~2天后消退,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治疗: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如退热、保持皮肤清洁等。
注意事项:幼儿急疹一般预后良好,但在出疹期间,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身上,传染性很强。
症状: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发烧后3~4天,口腔里会出现白点(科氏斑),通常维持16~18小时,然后体温开始下降,此时皮疹会出现,通常从耳后、颈部开始,逐渐蔓延到头部、面部、胸部、腹部、背部、四肢,最后手心、脚心都会出疹子。皮疹一般持续3~4天,然后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脱屑,留下褐色的色素沉着,一般需要几个月才能完全消失。
治疗:一般采用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用小量的退热剂,烦躁可适当给予苯巴比妥等镇静剂,剧咳时用镇咳祛痰剂等。
注意事项:麻疹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由于麻疹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因此在流行期间,应避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3.风疹
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1~5岁的儿童身上。
症状:通常在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始于面部,迅速扩展到颈部、上肢、躯干及下肢,皮疹一般在1~3天内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但患者的淋巴结和脾脏肿大。
治疗:一般采用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用小量的退热剂,烦躁可适当给予苯巴比妥等镇静剂,剧咳时用镇咳祛痰剂等。
注意事项:风疹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风疹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因此在流行期间,应避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4.猩红热
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5~15岁的儿童身上。
症状:突然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头痛、咽痛、食欲减退等症状。发热后12~48小时内开始出疹,皮疹从耳后、颈部、上胸部开始,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为针尖大小的皮疹,皮疹之间充血发红,压之褪色,在皮肤褶皱处皮疹密集,形成明显的线条(称为“帕氏线”)。口腔黏膜充血肿胀,可出现草莓舌。
治疗:主要采用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一般为7天。
注意事项:猩红热患儿应隔离至咽拭子培养阴性。猩红热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因此在流行期间,应避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5.药物过敏
如果孩子在发烧期间服用了某些药物,也可能出现药物过敏反应,表现为身上起红点。
常见的引起过敏的药物有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
治疗:立即停用可疑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如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注意事项:如果孩子在发烧期间服用了药物,出现身上起红点等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孩子的用药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6.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外,儿童发烧后身上起红点还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如川崎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液系统疾病等。
这些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都各不相同,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注意事项:如果孩子发烧后身上起红点,除了注意观察皮疹的变化外,还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总之,儿童发烧后身上起红点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如果孩子出现发烧、身上起红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孩子生病期间,要注意保持孩子的皮肤清洁,避免感染,注意休息,多喝水,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