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升高的疾病,症状包括急性关节炎、间歇发作、痛风石等,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以下是痛风的一些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
1.症状
急性关节炎期:多在夜间突然发病,受累关节剧痛,首发关节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其次为踝、膝等。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可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间歇发作期: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而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多数患者一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未经治疗的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软骨、肌腱、滑囊液和软组织中。于耳轮、跖趾、指间、掌指等关节处形成痛风石,也可出现痛风性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
肾病变:大约1/3到1/2原发性痛风患者有尿酸性肾病,而继发性痛风患者几乎均有肾病变。表现为三种形式:尿酸盐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性肾病。
2.治疗
一般治疗:进低嘌呤低能量饮食,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穿舒适鞋,防止关节损伤。
急性发作期治疗:主要是迅速控制关节炎症状,常用药物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
间歇期和慢性期治疗:主要是降低血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发作,常用药物有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
需要注意的是,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肾功能损害或关节畸形者经有效治疗一般都能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更需要积极治疗。但如果治疗不当,急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可使病情逐渐加重,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此外,痛风常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伴发,因此需要积极治疗这些伴发疾病。
特殊人群中,老年人往往伴发多种疾病,痛风症状多不典型,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孕妇在孕期及哺乳期需禁用可能影响胎儿或婴儿的药物,如别嘌醇、苯溴马隆等。因此,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等在治疗痛风时需特别注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总之,痛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控制体重、避免饮酒等,同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