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导致的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的疾病,病因包括Graves病、炎性甲亢等,临床表现多样,包括高代谢综合征、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甲亢患者需要特别关注和监测。
甲亢是一种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甲亢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也称Graves病)、炎性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和桥本甲亢)、药物致甲亢(左甲状腺素钠和碘致甲亢)、hCG相关性甲亢(妊娠呕吐性暂时性甲亢)、和垂体TSH瘤甲亢。
甲亢的临床表现包括:
高代谢综合征:疲乏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潮湿、多食善饥、体重显著下降等。
精神神经系统:多言好动、紧张焦虑、焦躁易怒、失眠不安、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和眼睑震颤。
心血管系统:心悸气短、心动过速、第一心音亢进、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等。
消化系统:稀便、排便次数增加,重者可以有肝大、肝功能异常,偶有黄疸。
造血系统:周围血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单核细胞增加、血小板寿命缩短。
生殖系统:女性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阳痿,偶有乳腺增生。
甲亢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Graves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阳性,甲状腺摄碘率增高。
甲亢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用于病情轻、中度患者、甲状腺轻中度肿大的患者。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适用于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停药后复发,或不愿长期服药者。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包括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皮肤过敏等。放射性碘治疗的副作用包括永久性甲减。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感染、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等。
甲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同时,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孕妇甲亢对母儿危害极大,发生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畸形、死胎等不良结局的风险明显升高。同时,孕妇甲亢还可能导致孕妇出现妊高征、心力衰竭、甲状腺危象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孕妇甲亢需要积极治疗。
对于儿童甲亢患者,治疗方法与成人相同,但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儿童甲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生长发育情况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人甲亢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往往症状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消瘦、厌食等。因此,老年人甲亢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甲状腺功能和其他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总之,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意定期复查和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和监测,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