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可能会引起淋巴结肿大,其主要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长期鼻塞张口呼吸、鼻涕倒流刺激咽部、长期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等局部因素,以及贫血、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内分泌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过敏等全身因素引起,主要症状有咽部不适感、异物感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病因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慢性咽炎可能会引起淋巴结肿大。
咽部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要道,具有重要的防御、呼吸、吞咽、发声共鸣等功能。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包括扁桃体、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等,当咽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发生炎症时,这些淋巴组织就会出现增生、肥大,如果炎症不能及时控制,可能会引起附近的淋巴结肿大。
引起慢性咽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局部因素:
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如果急性咽炎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咽炎。
长期鼻塞、张口呼吸:鼻腔和口腔疾病会导致长期张口呼吸,引起咽部黏膜长期过度干燥而导致慢性咽炎。
长期鼻涕倒流刺激咽部: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的脓性分泌物,可经后鼻孔倒流至咽部,刺激咽部黏膜,引发慢性咽炎。
长期烟酒过度:长期吸烟可导致咽部黏膜血管收缩,减少口腔的分泌,从而降低咽部的清洁和保护作用,促使慢性咽炎的发生。长期饮酒,可使全身的毛细血管充血,导致咽部黏膜水肿。
粉尘、有害气体刺激:长期生活在粉尘、有害气体环境中,可导致咽部黏膜受到刺激,引发慢性咽炎。
全身因素:
贫血、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下呼吸道慢性炎症等,可导致全身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慢性咽炎。
内分泌功能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可导致代谢紊乱,使咽部黏膜分泌物减少,从而引发慢性咽炎。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导致咽部肌肉、血管痉挛,咽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发慢性咽炎。
过敏因素:吸入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或食入过敏原,如鱼、虾、蟹等,可导致咽部黏膜过敏,引发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咽部不适感、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能伴有咳嗽、恶心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般治疗: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避免过度用嗓,纠正张口呼吸的不良习惯,积极治疗鼻部及全身疾病。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疾病,纠正贫血、消化不良等全身疾病,避免接触过敏原。
药物治疗:可含服碘喉片、薄荷喉片等含片,也可使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含漱,还可口服咽炎片、清喉利咽颗粒等中成药。如果有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可采用超短波透热疗法、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等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咽炎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扁桃体切除术、咽后壁淋巴滤泡切除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咽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症状、患者的个体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因,以预防慢性咽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