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寒的常见症状有下腹寒冷、月经异常、身体肥胖等,主要是由于肾阳不足引起的。调理宫寒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注意保暖、适当运动、中医调理等。
宫寒是中医理论下的病名,是指女性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疼痛、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等症状。宫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病症,长期宫寒会给女性的健康带来较大危害,因此需要及时调理。以下是宫寒的一些常见症状:
1.月经异常:经前小腹有坠胀感,并出现白带增多、腰酸或痛、两乳胀痛等现象,少数有反胃、作呕反应;行经腹痛,小腹发凉,月经色黑有血块,个别女性痛经达到难以忍受之程度。
2.下腹寒冷:有时作痛,经期有时错后,色淡而量少,精神较差,平时腰酸腿软,小便较多,月经量少,性欲减退,舌质淡苔白,脉沉。真阳不足的则腰酸如折,面色黯黄,自觉下腹部不暖,四肢不温,主要脚冷而疲软,口淡而无味,喜食辛燥,月经略有错后,有白带,小便频或失禁,舌质淡,苔白腻而滑,脉沉弱。
3.身体肥胖:宫寒者的另一表现是浑身发胖,并伴有气短乏力、失眠多梦、月经过少、不排卵等症状。子宫热量不足,为了维护自身的生理机能,脂肪就充当起“护宫使者”,子宫越冷身体就越需要囤积脂肪,从而引起发胖。
宫寒的调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调理:宫寒的女性可以多吃一些补气暖身的食物,如核桃、枣、花生等。也可以在月经结束后吃些阿胶、鹿角胶等补血,平时还可以吃点当归生姜羊肉汤调理一下。此外,宫寒的人要避免吃生冷食物,少吃白菜、白萝卜、绿茶等寒性的食物等。
2.注意保暖:宫寒的女性日常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要多穿衣服,避免着凉。尤其是在月经期间,要避免接触冷水和吃冷饮。
3.适当运动: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4.中医调理:中医调理宫寒的方法有很多,如艾灸、中药泡脚、中药调理等。艾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医调理方法,通过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可以起到温经散寒、调理气血的作用。中药泡脚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将艾叶、红花、肉桂等中药放入水中煮沸,然后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宫寒症状。中药调理则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进行辩证论治,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
5.保持心情愉悦:保持乐观情绪,使心情愉快,性格开朗不仅可以增进机体的免疫力,同时还能促进身体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来,使得皮肤红润,面有光泽。
总之,宫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病症,需要及时调理。宫寒的调理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理、注意保暖、适当运动、中医调理等。此外,宫寒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如果宫寒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