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五项检查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诊断心肌梗死等疾病有重要意义,但需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特殊人群结果可能受影响。
心肌酶五项检查对诊断心肌梗死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心肌、肝脏、骨骼肌、肾脏等组织中,心肌梗死时其活力升高,在发病后6-12小时内升高,24-48小时内达到高峰,3-5天后恢复正常。
乳酸脱氢酶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肾脏等组织中,在心肌梗死、肝炎、恶性肿瘤等疾病中均可升高。
α-羟丁酸脱氢酶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其升高程度与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相关,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肌酸激酶存在于骨骼肌、心肌、脑组织等组织中,在心肌梗死、肌肉损伤、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中均可升高。其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升高程度与心肌梗死的面积和预后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心肌酶五项检查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同时还需要排除其他因素对心肌酶的影响。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运动员等,心肌酶五项检查结果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总之,心肌酶五项检查是诊断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的诊断依据。如果怀疑有心肌梗死等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