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主要经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人感染后的高危人群包括禽类养殖、销售、宰杀等职业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等免疫力低下人群,以及经常出入活禽市场的人群。预防禽流感需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活禽,注意饮食卫生,如有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至2013年4月尚未证实此类病毒是否具有人传染人的特性。根据目前的证据,H7N9禽流感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有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确认病例,其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特别是鸡;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下是感染H7N9禽流感的高危人群:
1.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这些人群因为经常与禽类密切接触,感染禽流感的风险较高。
2.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禽流感后容易出现重症,因此属于高危人群。
3.经常出入活禽市场的人群。这些人群因为频繁接触活禽,感染禽流感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4.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群等,感染禽流感后容易出现重症。
为了预防H7N9禽流感,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
2.避免接触活禽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避免前往活禽市场。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饮食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高危人群应尽量避免接触禽类,如果接触了禽类,应及时洗手。
5.食用禽类时要彻底煮熟,避免食用生的或半生的禽类。
6.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发病前的禽类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