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很痒时,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很痒时,尽量避免搔抓,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日常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经常给患儿洗澡,更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感染:避免让患儿搔抓皮疹,以免感染。如果患儿已经搔抓,可以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抗生素软膏。
保持口腔清洁:饭后用温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注意饮食: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等药物涂抹患处,缓解瘙痒症状。
口服药物:如果患儿瘙痒症状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其他治疗方法:
蓝光照射:如果患儿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形成溃疡,可以使用蓝光照射治疗,促进溃疡愈合。
中医治疗:手足口病在中医上属于“温病”范畴,可采用清热解毒、利湿的中药治疗,如银翘散、白虎汤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儿手足口病的症状严重,如出现高热、精神萎靡、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患儿的衣物、玩具等应经常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