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的正确打法包括接种人群、接种时间、接种禁忌和注意事项等方面。接种人群主要为新生儿和高危人群,接种时间为0、1、6个月程序,接种禁忌包括急性疾病、发热、过敏体质等,注意事项包括接种后留观、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观察不良反应等。
乙肝疫苗的正确打法如下:
1.接种人群:主要为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也建议接种乙肝疫苗。
2.接种时间: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三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接种部位为新生儿大腿前部外侧肌肉,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
高危人群应在暴露乙肝病毒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在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乙肝疫苗。
3.接种禁忌:通常情况下,乙肝疫苗没有绝对的接种禁忌,但以下人群需要谨慎接种或推迟接种:
患有急性疾病者。
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发热者。
过敏体质者。
已知对该疫苗所含成分,包括辅料、甲醛、抗生素过敏者。
妊娠期妇女。
4.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后,需要在接种单位的留观区域留观30分钟。
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注意观察接种后的反应,如果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接种乙肝疫苗后,仍然需要定期进行乙肝五项定量检查,以监测抗体水平。如果抗体水平较低,需要及时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
总之,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建议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接种。同时,应注意接种后的观察和护理,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高危人群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