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皮肤、鼻咽部、肠道等。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血液循环感染骨骼,引起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儿童和青少年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高发人群,因为他们的骨骼生长活跃,血液循环丰富,金黄色葡萄球菌更容易在血液中繁殖并感染骨骼。此外,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皮肤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也可能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到骨骼,导致骨髓炎的发生。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局部疼痛、肿胀、皮肤发红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骨骼破坏、畸形、残疾等严重后果。
对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早期使用敏感抗生素是关键。同时,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等。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钻孔引流、开窗减压等。
预防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发生,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此外,及时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增强身体免疫力,也有助于预防骨髓炎的发生。
总之,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等高危人群,需要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