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在口腔内的上颌窦提升术、根尖诱导成形术、牙再植术等部位进行局部麻醉。
拔牙时,医生通常会在口腔内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麻药的注射位置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注射位置:
1.上颌窦提升术:在牙槽嵴顶的颊侧部位,作一切口,暴露骨面,在骨面上开窗,形成约1cm×1cm的窗口,然后用低速球钻或咬骨钳去除开窗部位的牙槽间隔,形成约1cm×1cm×0.5cm的骨腔,将骨粉或人工骨材料植入骨腔,最后将黏膜瓣复位、缝合。
2.根尖诱导成形术:在拟做根管治疗的牙位,常规开髓,揭去髓顶,暴露根管口,用小号K锉或根管探针探查根管口,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根管,然后将根管锉插入根管,根管内封入氢氧化钙糊剂,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暂封。
3.牙再植术:在拔牙后2小时内,将患牙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尽量保存牙周膜,然后植入拔牙窝,复位固定。
4.口腔颌面颈部小手术:在口腔前庭沟、唇颊沟、腭皱襞等部位,作小切口,用注射器将局部麻醉药注入黏膜下或骨膜下,阻滞神经末梢。
5.阻生牙拔除术:在口腔内,用注射器将局部麻醉药注入阻生牙周围的软组织内,阻滞神经末梢。
6.牙冠延长术:在患牙的唇侧或颊侧,作牙龈切口,暴露牙颈部,用骨凿或涡轮机去除部分牙颈部的牙槽骨,使牙冠延长,然后用牙龈拉拢缝合术关闭牙龈切口。
7.口腔颌面颈部大手术:在颈部作横行切口,分离颈阔肌,暴露颈前静脉和面神经下颌缘支,然后将局部麻醉药注入颈阔肌深面和腮腺咬肌筋膜下,阻滞神经末梢。
需要注意的是,局部麻醉药的注射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的疼痛、肿胀、出血、感染等,也可能会影响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功能。因此,在注射局部麻醉药前,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在注射过程中,医生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此外,患者在注射局部麻醉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以免影响麻醉效果。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