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主要采取对症和支持治疗,包括隔离、休息、饮食调整,口腔疱疹、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对症处理,以及注意皮肤清洁和观察病情变化等。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治疗。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CoxA16引起的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目前,手足口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以下是一些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
1.一般治疗:
隔离患儿:避免交叉感染,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
休息:患儿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饮食: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果汁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对症治疗:
口腔疱疹:可使用口腔炎喷雾剂、西瓜霜等药物缓解口腔疼痛。
发热: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咳嗽:可使用止咳药,如氨溴索等。
3.支持治疗: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患儿搔抓皮疹,以免感染。
注意皮肤护理: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缓解皮肤瘙痒。
密切观察病情:如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中医治疗:
中药口服:根据患儿的症状、舌苔、脉象等,辨证论治,给予中药口服。
中药外洗:可使用中药煎剂外洗,如马齿苋、蒲公英等。
5.并发症治疗:
心肌炎:给予营养心肌、抗病毒等治疗。
肺水肿:给予吸氧、利尿等治疗。
无菌性脑膜脑炎:给予脱水、降颅压、抗病毒等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家庭环境清洁,避免带患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