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针是指在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后,根据抗体消退的情况进行补充接种,保持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目前国内使用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均为两针接种程序,第三针属于加强针。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需接种一针,尚未有加强针的相关数据。重组亚单位疫苗需要接种三针,相邻两针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
新冠疫苗的加强针是指在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后,根据抗体消退的情况进行补充接种,保持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加强针的疫苗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灭活疫苗:是指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方法将其灭活,使其失去感染性和毒性,但保留其免疫原性。目前国内使用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均为两针接种程序,第三针属于加强针。接种第三针灭活疫苗与接种第二针灭活疫苗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不少于6个月。
2.腺病毒载体疫苗:是指将新冠病毒的刺突糖蛋白(S蛋白)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腺病毒载体中,制成的活载体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需接种一针,目前尚未有加强针的相关数据。
3.重组亚单位疫苗:是指将新冠病毒的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基因重组到酵母或CHO细胞中,表达出的RBD蛋白,经过纯化和添加佐剂后制成的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需要接种三针,相邻两针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二针尽量在接种第一针后8周内完成,第三针尽量在接种第一针后6个月内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加强针的接种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而是根据个人的情况和当地的疫情防控要求来决定的。一般来说,以下人群可以考虑接种加强针:
1.感染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洁、检疫等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工作、学习的人员。
2.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免疫抑制剂使用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恶性肿瘤患者等。
3.感染后导致重症风险高的人群,如60岁以上的人群、基础性疾病患者等。
4.由于工作、学习、交流的需要,要去到境外疫情高风险地区或者国家的人群。
加强针的接种可以提高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降低感染和发病的风险,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同时,加强针的接种也可以提高人群的整体免疫水平,为疫情的防控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因此,符合条件的人群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主动接种加强针。
在接种加强针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有发热、咳嗽、腹泻等不适症状,应暂缓接种。
2.携带身份证、接种凭证等相关证件,以便在接种时进行登记和查询。
3.接种前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在接种部位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或药物。
4.接种时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如实告知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
5.接种后在现场留观30分钟,没有异常情况后再离开。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工作人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6.接种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饮酒和吸烟。
7.按照当地的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总之,加强针的接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保护个人和公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符合条件的人群应该积极接种加强针,同时也应该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状况,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共同为疫情的防控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