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包括胆石症与胆道疾病、酒精、高脂血症、感染等,主要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黄疸,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对症治疗、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等,饮食上需注意禁食、逐渐过渡饮食、避免高脂和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日常生活中需避免诱因、定期复查、注意休息和保持心情愉悦,并发症包括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胆道疾病、避免酗酒和暴饮暴食、定期体检、注意饮食卫生等。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以下是关于急性胰腺炎的一些常见问题解答:
1.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有哪些?
胆石症与胆道疾病:胆石症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酒精:长期饮酒可导致胰腺损伤,引发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导致急性胰腺炎。
感染: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其他:手术与创伤、ERCP检查、代谢性疾病(如高钙血症)等也可导致急性胰腺炎。
2.急性胰腺炎有哪些症状?
腹痛: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腰背部放射。
恶心、呕吐:常与腹痛伴发。
发热:多数患者有中度以上发热。
黄疸: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
3.如何诊断急性胰腺炎?
临床症状:有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和(或)脂肪酶升高。
影像学检查:B超、CT等检查可发现胰腺水肿、坏死等病变。
4.急性胰腺炎如何治疗?
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胰腺负担。
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止休克。
抑制胰腺分泌:使用生长抑素等药物。
抗感染: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
对症治疗:如止痛、解痉等。
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适用于重症胰腺炎。
5.急性胰腺炎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禁食:在病情未缓解前,需禁食。
逐渐过渡饮食:病情缓解后,可从清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
避免高脂食物:避免食用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脂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少量多餐:每日进食4-6餐,避免过饱。
6.急性胰腺炎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避免诱因:如酗酒、暴饮暴食、胆道感染等。
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7.急性胰腺炎有哪些并发症?
局部并发症:胰腺脓肿、假性囊肿等。
全身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律失常等。
8.急性胰腺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积极治疗胆道疾病。
避免酗酒和暴饮暴食。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胆道疾病。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