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应该通过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和康复治疗等措施进行恢复,具体措施如下:
骨质疏松多由于机体缺钙或维生素D引起,故一般治疗需要对患者应用碳酸钙片、乳酸钙片、葡萄糖酸钙片、维生素D滴剂、维D2果糖酸钙注射液、维D2磷酸氢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需要嘱咐患者增加日晒次数,以促进药物吸收。骨质疏松严重者则需要应用阿仑膦酸钠片、阿仑膦酸钠维D3片、注射用唑来膦酸等抑制破骨细胞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联合应用依降钙素注射液、鲑降钙素注射液、注射用鲑降钙素等抑制骨吸收药物减少破骨细胞数量,从而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
治疗原则以补肾益精、健脾益气、活血祛瘀为主,因此可通过艾灸中脘、脾俞、肝俞、足三里等相关穴位帮助疾病恢复和预防骨质疏松。
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等,运动疗法较为常见,主要包括慢跑、游泳、跳绳、太极拳等,但运动时应少做躯干屈曲、旋转动作,以免诱发骨折。而物理因子疗法则包括脉冲电磁场和体外冲击波等,具有增加骨量、减轻症状等效果。
骨质疏松患者饮食上需要增加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豆腐、鸡蛋、牛奶等,运动时可佩戴护腕、护臂、护膝等工具,以减少发生骨折的几率。部分骨质疏松致使骨折的患者,还需要佩戴拐杖和石膏,除此外仍需要保证日晒时间,每日15至30分钟即可,患者恢复后仍需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确保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