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带状疱疹是由VZ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潜伏在感觉神经节内,可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多见于儿童和成人,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和疼痛,一般预后良好,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具有传染性,需注意隔离。
水痘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VZV是一种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
VZV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疱液或被污染的物品传播。VZV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水痘,水痘消退后,病毒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所支配的皮肤区域,引起带状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多见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成人也可发病。水痘带状疱疹的潜伏期为14-21天,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同时可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于躯干和头部,逐渐向四肢蔓延,呈向心性分布,皮疹可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等,部分患者可伴有瘙痒或疼痛。水痘带状疱疹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可遗留神经痛。
对于水痘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如止痛、抗病毒、抗感染等。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免引起感染。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老年人、免疫缺陷患者等,可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
需要注意的是,水痘带状疱疹具有传染性,患者应注意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孕妇、免疫力低下者等高危人群应避免接触水痘带状疱疹患者。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水痘带状疱疹,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