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性血管炎的症状包括风团、血管性水肿、发热、关节痛、腹痛等,还可能出现发热、关节痛、腹痛、淋巴结肿大、蛋白尿、血尿、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荨麻疹性血管炎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可侵犯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主要表现为风团和血管性水肿,还可伴有发热、关节痛、腹痛等症状。以下是荨麻疹性血管炎的具体症状:
1.皮肤症状:风团和血管性水肿是荨麻疹性血管炎最常见的皮肤表现,风团持续时间较长,通常在24小时至数天内消退,但可反复发作。血管性水肿好发于唇部、手部、眼睑等部位,可导致皮肤肿胀、疼痛。
2.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
3.关节痛和关节炎:约2/3的患者可出现关节痛和关节炎,多累及手、腕、膝、踝关节等,可导致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4.腹痛:约1/3的患者可出现腹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5.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淋巴结肿大、蛋白尿、血尿、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荨麻疹性血管炎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自身抗体检测等,以明确诊断。
对于荨麻疹性血管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在饮食上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同时,应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如果出现严重的腹痛、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患荨麻疹性血管炎时,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特别关注。孕妇患者在治疗时应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儿童患者的治疗应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调整,老年人患者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
总之,荨麻疹性血管炎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疾病,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诱因,遵医嘱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